X

陕西先锋

商洛党建

镇安党建

首页 > 基层党建

镇安县精准发力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见效

发布日期:2025-08-19 08:12:34

近年来,镇安县聚焦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紧扣政治引领、组织建设、责任落实、育人实效四个关键精准发力,推动这一改革稳步落地,为镇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把稳“方向盘”,以政治引领锚定办学方向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全县143所中小学校修订学校章程,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要求写入总则,明确党组织在学校发展规划、重大改革、人事安排等“三重一大”事项中的决定权,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600余场次,研讨交流840余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建强“桥头堡”,以组织建设夯实战斗根基

聚焦组织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教体局牵头全面排查全县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情况,联合组织部门优化党组织设置,在镇中心校规范建立教育党总支,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设立党支部、党小组,扭转了过去党组织覆盖不全、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状况。针对民办学校,指派党建指导员,慧源学校实现党组织书记与决策层、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党的领导不缺位。针对以往党组织活动与教学管理脱节的问题,按照“学科相通、岗位相近”原则,全县共建立97个教研组党小组、112个年级组党小组、45个后勤组党小组,实现了“教学任务部署到哪里,党组织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以前教研组开会只聊教学进度,现在党小组会议既谈教学方法,也谈育人初心。”镇安县永乐街道小学语文教研党小组党员教师毛鑫的感受,说出了党组织设置优化带来的深刻变化。

拧紧“责任链”,以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

构建“党委统筹、部门协同、学校主责”的责任体系,建立组织、编制、人社、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的推进机制,着力解决中小学校党组织设置、班子配备、机构编制及领导职数设置等系列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两个调整”强化推进,人员配备上,镇安中学、镇安职业教育中心规模较大的学校设党委、党总支,书记校长完成分设,配备专职副书记抓党建。29个独立法人中小学校单独设立支部,书记校长“一肩挑”全部到位,调整党组织副书记33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110人,配备专兼职党务干部42人。运行机制上,县委组织部、县教体局联合印发《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履职清单》《“三重一大”事项清单》,指导基层学校修订完善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明确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把方向”与校长“抓行政、促落实”的职责边界,建立“党组织会议前置研究+校长办公会执行落实”的议事决策机制,党建与中心业务工作衔接更加顺畅。“以前总觉得党建是‘软任务’,现在党组织牵头定方向、谋全局,清单清了,权责明了,我们办学思路更清晰了!”青铜关镇中心校校长吴远锋感慨道。

激活“动力源”,以育人实效检验制度成果

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立德树人的成果上。教体局党委创新实践“党建+”学校精细化管理“1355”工作机制,抓规范、抓融合、抓提升、抓常态,以明责、聚力、强能、提质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通过书记包抓党建项目,创建示范点5个,镇安县在全市教育系统党建项目现场观摩中被评为“综合表现突出县区”。永乐镇街道中心小学党支部构建“1+3+N”育人共同体,吸纳家长党员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学校主导、家庭协同、社会参与”的育人共同体,家长满意度提升至98.6%。通过精准设岗定责、履职积分,684名有能力的党员教师按照“按需设岗、自愿认领”原则,通过领办教研教改、学生关爱等10类1856个岗位,他们在教学、德育、后勤等领域亮身份、践承诺,带头推进“课堂革命·镇安行动”,持续巩固“双减”成果,今年以来,青少年创新大赛荣获市级奖23个、县级奖24个,校园艺术主题活动60余个艺术作品入选省市展演,县职教中心学生参加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6金、4银、10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