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04 11:09:34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年轻干部放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多“墩墩苗”,把基础搞扎实。“墩苗”本是让苗子吃土更深、扎根更实,之后植株才能长得壮、成好材。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亦是如此,只有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1942年,为加强我们党在敌占区的工作力量,陈云将大批延安的新党员新干部派到地方上去、技术部门去、事务工作中去。他指出,“必要时,对某些新党员新干部要分配其不愿干的工作,以磨练其意志”。新时期的年轻干部普遍学历水平高、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也存在基层经验、工作方法欠缺等不足。在成长黄金期若缺少扎实的墩苗,将来走上更高平台、更重要岗位,面对纷繁复杂局面、急难险重任务时,就容易力不从心、慌乱无措。
干部墩苗是“炼金”而不是“镀金”,戒骄戒躁、戒浮戒虚才能收到实效。须谨防的是,现实中个别年轻干部不能正确充分认识对待墩苗,存在一些错误心态和做法。有的“优越感”十足,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愿做“小事”、干“杂活”,存在“镀金”“抹粉”心态;有的热衷造势作秀,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总想走捷径、抄近道,存在“投机”“讨巧”思想;有的“身入心不入”,对基层干部群众缺少朴素感情,干工作“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存在“钻营”“媚上”想法;有的对法纪缺少敬畏,错把公权当私权,妄想“钻空子”“躲探头”,存在“麻痹”“侥幸”心理。诸如此类问题若放任不管,既会影响干部个人健康成长,更会贻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墩”出好心态。干部的成长进步有着客观规律,要求养成良好心态。特别是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无论处在什么阶段和位置,都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努力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养成达观心态,胸怀“国之大者”,保持崇高追求,主动接好新时代的历史接力棒,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胸怀,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前途和时代大势。永葆进取心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决向慵懒散漫、得过且过、消极颓废等错误思想行为说“不”,坚持不懈、稳扎稳打,做到日日精进、不负韶华。保持平和心态,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把吃苦当作“吃补”、把困难考验当作成长阶梯,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以平常心给自己的一生宁静与自由。
“墩”出真本领。铁肩膀是压出来、磨出来的,硬本事是干出来、拼出来的。越是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越是复杂局面和急难险重任务,越能让年轻干部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坚持向书本学与向实践学相结合,学会把琐碎、表面、一时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本质、深刻的理性认识,进而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方法。坚持按规律办事和创造性工作相结合,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防止出现“拍胸脯”表态、“拍脑袋”决策、“拍桌子”批人、“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的情况。坚持敢担当和善担当相结合,以墩苗中的急难险重任务为“磨刀石”,多当几回“热锅蚂蚁”、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真正实现能力素质的“拔节生长”。
“墩”出硬作风。早熟的果子不甜,“拔苗”的干部不踏实。墩苗可以帮助年轻干部摒弃“骄”“娇”二气,走好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自觉拜基层干部群众为师,搞清楚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搞明白基层工作中的矛盾、短板、弱项的根源,真正同基层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时时事事处处强化党性修养,不断增强抵御歪风邪气的免疫力、自制力,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把握住自己。强化知重负重、勇毅前行的拼劲韧劲,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手的山芋,以重实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过硬作风,赢得组织信任和群众口碑。
让干部“墩好苗”,离不开组织的科学精心培养。党组织树立好干部到基层去、好干部从基层来的导向,为干部墩苗历练营造良好条件和环境。有计划地把政治素质好、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重大斗争重要任务最前沿、艰苦复杂地方和关键吃劲岗位磨练,做到必备的环节不能丢、必需的锻炼不能减、必要的考验不能少。破除以资历深浅排座次的观念束缚,打破成长隐形阶梯,对能够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干部不拘一格、大胆使用,确保选出“好苗子”、结出“好果子”。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尽可能地为干部安心、顺心工作创造条件,教育引导他们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抵制不正之风,避免成长的“黄金期”变成“危险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生逢伟大时代,投身伟大事业,年轻干部只有“墩好苗”,做到知行合一、学用相长,才能真正成为干事创业的栋梁之才,更好实现干部成长、群众满意、事业发展的统一。